作为“通关率不到0.1%”的堆叠式消除游戏,《羊了个羊》小游戏火遍了全网。明明通关率极低,规则操作也极为简单,但这款小游戏却让人欲罢不能。

这款小游戏到底为什么如此上头?如果把其中的成瘾机制提炼出来,用在孩子的学习上,是不是也能让孩子对学习充满无限动力?这个有趣的话题,倒是很值得探究。

《羊了个羊》是一款闯关消除的小游戏,主要玩法就是选择方块到下方的物品栏中,每凑够3个同类便完成消除,物品栏满格但方块未消除完成则游戏失败。游戏第一关十分简单,被戏称为“1+1”模式,但第二关就难度飙升,能通关的人寥寥无几。即使如此,这款游戏却让人很容易上瘾。

这款小游戏到底做了什么,能让人这么难以放下?中科院心理学专家指出,任何具备“成瘾”属性的事物,必然存在内在满足感,没有内在满足感,就不会存在需求。

根据科学研究表明,当人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感受到了愉悦,体内就会短期内大量释放多巴胺,而多巴胺则会为这些能带来愉悦感的行为,提供动力,这也是成瘾机制的真正秘密。

举个例子,当我们运动结束,吃了好吃的甜品,就会促进内啡肽的分泌,从而产生愉悦感受。这份愉悦的感受会刺激奖赏回路产生多巴胺,而多巴胺则会告诉神经,做这种事是快乐的,从而给行动带来驱动力。

再来看看这款小游戏又利用了哪些心理学效应,充分刺激多巴胺的分泌,让玩家源源不断感受到快乐和内在满足呢?

无论是《羊了个羊》还是其他的游戏,及时反馈能源源不断给玩家带来极强的可控感,特别是正向的即时反馈,更能给玩家带来满足感。

而学习却恰恰相反,通常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延时满足,因此很难给人带来无穷的驱动力。

如果孩子在成功解答出一道数学题后能获得即时的正面反馈,就更有可能会沉浸在学习之中不可自拔,如同我们沉迷在游戏里。

不过,《羊了个羊》其实还另辟蹊径,第一关极为简单带来了正向的即时反馈,但第二关却又用超高难度带来负面的即时反馈,这种极致的对比,反而能激发人的胜负欲,越是无法通关,越是想再来一次。

小游戏里的正向激励,总是设计得非常巧妙,让人觉得胜利似乎就在前方。恰到好处的任务目标设定,会让人感觉自己原来有能力去破解这一类难题,感受到了这份愉悦,就会想再次体验。

相比一个难度较高的任务,渐进式的小目标只要稍微努力就能达到,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奖励刺激,多巴胺不断产生,想要维持这种快感,就会让人迫不及待地投入下一个目标。

游戏当中的规则制度简单而明确,要做什么、怎么做、奖惩制度,都明明白白展现在玩家面前,没有猫腻、没有望不到头的结局,会让人在执行的过程中,有种安全感,从而行动上更有目标和动力。

“随机性奖励”,源于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。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:将小白鼠放在一个箱子中,箱子中有一个摇杆,只要小白鼠按压了摇杆,箱子里就会被投进食物。在食物的诱惑下,小白鼠渐渐学会了按摇杆。不过,一段时间后,小白鼠就对摇杆不感兴趣了。于是斯金纳改变了食物掉落的规则:按下摇杆,有可能投进食物,也可能什么都没有。结果,小白鼠开始长时间、不断地按压摇杆,甚至产生了撞箱子、转圈等奇特的行为。

通过这个实验,斯金纳发现,当奖励没有固定规律,也无法预测奖励出现时间时,这种不确定的奖励模式,会强化人的行为,从而导致对方“上瘾”。

所以在《羊了个羊》里,层层相叠的图形下都具有随机性,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低通关率,更容易激发出强烈的满足感,让人沉迷。

当了解了“成瘾机制”后,就很容易明白,为什么孩子对学习很容易缺乏内驱力了,因为我们为孩子安排的学习任务与成瘾机制形成了对抗。

比如,明明已经给孩子布置好了作业,说做完就允许看动画片,但是当发现孩子写完作业时间还早,于是又临时加量。又或者,孩子明明数学基础就不好,却非要要求完成B卷的训练。

家庭教育指导师马健建议家长,想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内驱力,家长要学会利用“成瘾机制”,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变得像游侠闯关一般有趣。

学习是需要积累才能看到结果的一个过程,很难产生正向的即时反馈,更多的是延迟满足。马健说:“很多家长更热衷于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,但延迟满足对于孩子来说,是随着孩子成长自然发展出来的能力,只有当充分、及时的满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,孩子才会感觉到满足和快乐。”

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,如果只是一味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,而没有及时给到孩子正向反馈,那孩子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茫然,失去方向,从而逐渐失去动力。

而在即时反馈中,如何给予适当的正向激励,也是重要的一环。

好的正向激励,并不是无处不在、过于夸张的表扬,不被孩子认可、不真诚的表扬,只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,反而对内驱力造成伤害。

表扬的时候,要用描述性语言真诚地夸奖,夸奖的内容,则应该重视的是孩子的努力和整个过程,而不是能力和结果。

比如当孩子向你炫耀自己的画时,不要只说“画得好”,而要给予细节的赞扬,“这幅画真棒,色彩大胆又有趣。”当孩子做计算题时,虽然10道题错了6道,但要看到孩子错的原因,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后,孩子能够在下一次练习时有所进步,可以表扬孩子“我看到你很努力想要在5分钟内就做好,不如让我们再试一次,看看能不能正确率更高一些?”

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做好任务的拆解,才能让孩子情不自禁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地去破解。

在目标的设立上,最好有一个比较远期的大目标,可以是期末考试,也可以是年度学习计划,然后再细分到每个月需要达成的效果,或者是每个学习章节需要完成的情况。

同时,在难度的安排上,也要适当,让孩子在挑战每一个小目标的时候,既能通过努力,时不时成功一下,体会到胜任感;又能带一点挑战,充满新奇。而这种奇妙的体验,就能鼓舞他不断接受新的挑战,保持着旺盛的内驱力。

比如,如果孩子刚学会跳,就马上让他学习跳绳,只怕孩子不仅跳绳学不会,甚至在不断地失败下,连跳也不愿意跳了。但是,如果将跳到学习跳绳的过程进行拆解,先学会跳和用跳绳,再让孩子尝试配合完成1个、5个、20个……慢慢进阶,那孩子就会觉得充满斗志,想要继续挑战完成更多个数。

曾经17次获得美国音乐格莱美奖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在采访中说:“我们不需要一次攀上珠穆朗玛,只是要攻克一个个小山丘。”

另外,在任务的拆解中,尽量也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,让孩子也参与到制定任务的过程当中,比如让孩子自己决定今天练多长时间,或者想要跳到多少个数。就算孩子没有完成初始目标,也应该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,给予坚定而温暖的认可,给孩子搭建通向成功的脚手架。

当任务有一些难度,孩子没有办法“通关”的时候,家长可以适当给出提示。马健建议,家长在给出提示的时候,也可以有三个等级:

01 |陪伴与鼓励:让孩子再次尝试

02 |引导思考:给孩子一些小提示,让孩子试试新的方法

03 |演示指导:亲自给孩子示范,并让孩子模仿操作

家长在孩子破解任务的时候,不是冷眼旁观的裁判员,而是温和陪伴的助推者。当孩子自己越来越顺利的时候,家长就可以逐渐从中淡出。

还记得游戏当中突然出现的一些小道具,或者看似死局却突然有所转机带来的惊喜吗?

其实,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,就要让他时不时体会到一些意料以外的惊喜。

制定任务的时候,在任务线里可以突然穿插一两个简单的任务,这种突然的难度降低,可以给孩子带来胜利的喜悦,也能适当进行放松。

而在孩子可以预见的表扬和奖励以外,突然给到孩子一个阶段性的认可和礼物,其实有时候更带有诚意,孩子会很渴望获得下一个,再下一个小小的惊喜。

当然,给孩子定好的规则、许诺的奖励机制,一旦开始就不要轻易变动,否则规则成了儿戏,家长自以为设立了激励机制,实际在孩子看来就是一纸空头支票,哪里还有用呢?

文丨荇菜排版丨阿乔